专 栏

首 页

专 栏

数智赋能,跨界融合 | 《西方文明史》多模态教学创新与个性化学习实践

来源:     作者:    编辑:chen    发布时间:2025-04-08 16:05    点击数: Views

当千年文明史遇见前沿数智技术:一场教育变革的破界之旅

从古希腊城邦的民主曙光,到工业革命的机器轰鸣;从文艺复兴的人文觉醒,到全球化时代的文明碰撞,《西方文明史》承载着人类文明的璀璨篇章。如何让这门厚重的课程焕发新生?威廉希尔中文官方网站外国语学院刘春杰老师团队以国家级本科一流英语专业建设为依托,以“数智赋能·跨界融合”为核心理念,开启了一场颠覆传统的教学革命——通过“知识图谱驱动、跨学科融合、虚拟现实结合”的智慧教学体系,让历史“活”起来,让学习“智”起来,让思维“飞”起来

一、建设理念:数智赋能,重塑人文教育新生态

1.响应国家战略,践行新文科使命

在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指引下,《西方文明史》课程以“数智技术”为引擎,深度融合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艺术史等多学科视角,打破传统文科的学科壁垒,构建“历史为基、技术为翼、能力为本”的教学新范式。课程以培养“兼具历史底蕴与数字素养的创新型外语人才”为目标,助力学生成为新时代的全球文明对话者。

2.知识图谱织就智慧网络

课程依托智慧树平台,搭建覆盖全课程的动态知识图谱,包含170个核心知识点、519个知识节点、478个教学资源,形成结构化、可视化的知识网络。例如,“重商主义”不仅关联历史事件,更延伸至亚当·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理论、凯恩斯主义等经济学内容,辅以AI推荐的学术视频,实现“历史-经济-技术”的三维贯通。


3.多模态资源库建设

整合501个知识模块,包含教学视频、教师实地采风视频、虚拟博物馆导览、3D文物模型、学术辩论和讨论方案等,支持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

 

4.“因材施教”智能学习路径

基于475个包含关系、86个顺序关系和466个相关关系,课程设计“专题式”“对比式”“问题导向式”三大智能学习路径并持续更新和完善,实现“千人千面”的个性化学习。

5.能力导向智能评价体系

嵌入19项能力目标、160个问题图谱及922道试题,通过AI自动组卷与诊断反馈,精准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二、特色创新:虚实融合,打造沉浸式智慧课堂

1.AI赋能的混合式教学:让课堂“有智更有质”

智慧树平台深度应用:通过“学习-测试-讨论”一体化任务链,AI自动批改作业、智能答疑,实时追踪学习进度并推送个性化资源。

教师基于教学需求,向智慧树技术团队提出功能优化建议,包括知识点同类关系的构建、学生互评功能的建构和优化、虚拟参观博物馆实践与组题等持续优化平台功能,实现教师-技术团队协同创新

学习通课堂互动升级:课堂引入词云分析讨论热点、计时答题强化专注力、随机选人促进公平参与,打造“数据驱动”的智慧生态。

2.虚拟实验与场景化学习:穿越时空的文明探索

线上博物馆研学:设置虚拟实验环节,学生可“云游”大英博物馆罗浮宫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普希金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等数字展厅,在线探究文物背后的文明脉络,完成虚拟实验任务。

场景化辩论实践:设定场景,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化身政策顾问,利用“重商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理论”回答和解决保护本土企业和鼓励市场自由竞争的矛盾关系问题;化身外交官,回答中美能否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问题;化身理论家,阐述文明的冲突是否是当今国际冲突的本质问题。

 

三、实践亮点:以赛促学,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1.学科竞赛与双创孵化:从课堂到社会的能力跃迁

课程实践项目:组织“中西文明互鉴演讲赛”“虚拟仿真设计比赛”,选拔优秀作品参与“全国大学生演讲比赛”“挑战杯”等赛事,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双创项目培育指导学生申报“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短视频比赛”和“用外语和西方文明史讲好中国故事的创新研究”“西方文明史知识图谱设计制作与应用实践”等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贯通知识-成果-实践生态链。

2.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播 

数字化资源共享:将学生短视频成果上载到学习平台和课程视频号,助力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推动中西文明互鉴和中华文化多语种传播。

 

四、结语:数智时代,人文教育的未来已来

《西方文明史》课程以“数智赋能”为核心,构建了“知识图谱为基、数字化体验为翼、跨学科融合为魂”的教学新生态,从静态知识传授到动态智慧生长,《西方文明史》课程的数智化变革,不仅重构了文明认知的维度,更点燃了人文教育的创新火种。未来,威廉希尔中文官方网站将继续深化“技术与人文”的融合,培育更多兼具历史视野、数字素养与创新精神的新时代人才,为讲好中国故事、推动全球文明互鉴贡献智慧力量!

数智赋能教育,跨界融合未来。威廉希尔中文官方网站《西方文明史》智慧课程,期待与您共赴一场文明与科技的对话!

上一条:【守正用奇,潜心育人】名师风采展示(九) 下一条:【三维实践,思政育人】名师风采展示(八)

邮编:510006        邮箱:webmaster@gzhu.edu.cn

通讯地址:广州市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


移动网站

英国·威廉希尔(williamhill)唯一中文官方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1999-2021      粤ICP备